9月7日是第一个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你可能对这个多出来的国际日一头雾水,听大盛给你讲一讲~
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
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是由第七十四届联合国大会第52次全体会议(2019年12月19)表决通过,并规定从2020开始首次庆祝的国际日。
这场大会再次肯定了全球对于空气污染治理做出的努力,再次强调了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并通过这一国际纪念日的设立,再次呼吁国际社会对这一议题的持续关注和认识到加速治理的必要性。
空气污染是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环境风险,也是可避免的全球死亡和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空气污染对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影响格外严重,尤其是低收入群体,因为他们经常用木柴和煤油做饭及取暖,处于严重的环境空气污染和室内空气污染中。
空气污染会导致心脏病、中风、肺癌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据估计,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约700万人过早死亡,主要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空气污染也可远距离传播,这已成为一个影响深远的全球性问题。如果不积极干预,到2050年,环境空气污染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预计将增加50%以上。
除了影响身体健康,空气污染还威胁着经济、粮食安全和环境。
相比于国外,我国在O3污染对作物影响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利用OTCs、开放式O3浓度增加系统和田间原位施用化学防护剂,研究了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和蔬菜对O3浓度升高的响应,包括冬小麦 、水稻 、大豆 、玉米 、油菜和菠菜等。研究显示,暴露在O3污染下的农作物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同时也影响籽粒品质。
ZE12A-O3臭氧传感器模组
臭氧(O3)是目前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空气污染物,它通常会降低作物产量、影响森林健康并减少生物多样性。有些作物对O3非常敏感,尤其是豆类,大豆产量可能会因臭氧降低15%及以上。
这些年,我国一直致力于大气污染防治,通过立法、制定系列标准和规划防治大气污染,目的是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护公众健康。
01 2013年9月
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启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热潮
02 2014年9月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联合下发《关于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废气排污费标准大幅提高,环保执法力度加强
03 2015年12月
生态环境部、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
04 2016年12月
国务院发布《“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大气污染治理目标大幅提高
05 2017年9月
生态环境部在《“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提出,VOCs污染防治成为大气治理新的重点领域
06 2017年12月
工信部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推动大气治理领域环保装备制造及技术加快发展
07 2018年5月
生态环境部发布《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08 2018年7月
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到2020年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量化指标
09 2019年5月
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工作推动钢铁行业环保需求的提升
10 2020年
大气污染防治方向不变,力度不减
今年,不仅是蓝天保卫战的收官之年,更是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起点!